搜索

第七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在吉林省举行

  • 时间:2022-01-07 10:03
  • 分享:

7月13日至15日,第七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地方体育法学社团2018年联合学术年会)在长春举行。论坛由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指导,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河北、广西和吉林等多个地方体育法学社团联合主办,吉林省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承办,主题是“新时代深化体育改革的法治考量”。

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法学会体育法学与奥林匹克法律事务研究会会长刘岩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胡光宇出席论坛并讲话。吉林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傅铁铸,吉林省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会长、吉林体育学院校长张瑞林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吉林体育学院副校长臧德喜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多个单位,120多位专家学者、律师和管理工作者参加论坛。

岩在致辞中指出,论坛的创立和发展,得到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会的支持和鼓励,得到中国法学会和相关地方法学会的肯定和指导。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的支持、指导、表扬、鼓励,使论坛倍受鼓舞,也促使我们一定要把论坛办好,办得越来越好。在历届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论坛又有显著进步。论坛主题“新时代深化体育改革的法治考量”确定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建设健康美丽和体育强国。面对这样的形势,体育法学会的学科发展、学术进步也进入了新阶段。本次论坛参加人员之多和报送论文之多,刷新了历届论坛的记录,也是2015年底以来国内规模最大的体育法学学术活动。

胡光宇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体育系统继续深化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依法治体、不断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举措、加紧备战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关键之年。体育法学研究会应当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积极作为。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求,围绕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体育实践中的问题,规范体育发展秩序。一是要深入推进改革,使研究会真正焕发应有的活力;二是要紧密结合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实践,研究成果为体育重大决策服务;三是要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选出具有高度责任心、得到广泛认可、想干事而且能干事的人引领研究会的发展。

傅铁铸在致辞中代表吉林省法学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这次论坛在吉林省举行,是对吉林省法学研究工作尤其是体育法学研究工作的支持与鼓励,是吉林省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吉林省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成立以来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为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做出了贡献。本届论坛的主题鲜明,意义深远,与会领导和法学法律界专家学者深入研讨,将对深化体育事业改革、推进体育法治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吉林省法学会特别是体育法学研究会要运用好这次论坛的成果,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深入推进体育法学研究,加强体育法学学科建设,服务体育法治事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推进法治吉林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瑞林在致辞中对出席论坛的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吉林体育学院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吉林省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他说, 第七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暨地方体育法学社团2018年联合学术年会是国内稳定的、有影响力的体育法学学术平台和体育法学学术活动的重要品牌。这次论坛暨年会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等重要论述的重要活动。通过交流与研讨,必将促进体育法学研究更快更好发展。他希望论坛博采众长、深入交流、开拓视野、收获友谊,取得丰硕成果。

论坛设深化体育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体育管理改革的法治探讨、体育产业化与赛事改革的法治探讨、体育仲裁与公共体育服务的法治探讨、中国体育改革的国际法治借鉴5个专题。来自学界和实务界的25位报告人围绕上述专题作了学术研讨。

论坛开幕前召开了地方体育法学社团工作交流会议。按惯例,13日晚举办了学术沙龙,7名青年学者作了发言。

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创办于2012年,每年举办1届,是地方体育法学社团的联合学术年会,经过几年的持续培育、扶持和发展,取得了较多的学术成果,有一定社会影响,已经成为国内稳定的、有影响力的体育法学领域交流平台和重要品牌。

本文原载吉林省法学会网站学会要闻栏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