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事件评论|体育进高考——体育不是“应试”教育

  • 时间:2023-01-07 17:00
  • 分享:


事件介绍


近年来,学生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新修订的“体育法”中也明确提出“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女排选手张常宁在两会期间表示:“要充分发挥好考试杠杆作用,抓住体育学业水平测试这个突破点,改变中考体育考试内容相对程式化的问题。”张常宁提议在部分地区试点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统考中增加体育考试,并且将体育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事件评论


  (一)手段有争议,成果有收获——“应试”体育现状分析


2020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明确指出将体育纳入中考的信息。


此后一段时间,中考体育培训迅速火热,“纯应试”甚至成为卖点。从业者拿“应试”作为卖点,搞焦虑营销,刺激家长的焦虑,增加学生的培训负担,更是与国家“双减”的初心背道而驰。


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强化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坚决抵制“应试体育”思维,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家长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


2021年底安徽省教育厅发布了《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中也提到“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同时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尽管大家对于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的手段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体育进中考后,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据调查,随着中考体育考试分值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显著增加。


二)体育不是“应试”教育——关于“体育进高考”的辩证分析


体育进高考一直以来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伴随着中考体育分值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于青少年体质的高度重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2022年的“强基计划”招生采取“高考+综合能力测试+体育测试”的模式,考生的体育成绩将直接与录取结果挂钩。在这之中,诸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将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强基计划”考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体育测试优秀者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而像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更是在简章中写明,体育测试总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同时,多地增设了体育合格考,体育不及格者无法获得高中毕业证。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将高中体育成绩纳入学业水平考试,86.7%的受访家长表示支持,但是体育如果纳入高考后,“科学评分标准如何制定”是家长最关注的,有61.6%的受访家长担心纳入考试后的体育,如何保证公平性,又是否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和学业负担。


也有部分家长认为,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天赋的依赖性更强,将体育纳入考试,是否会变成了一个拉分的项目,让孩子处于劣势。此外,目前在“双减”政策下,课外文化课程学习叫停,但课外体育培训却十分火热,在真正进入高考后,体育是否会发展成为应试体育,也是一些专家所担忧的。


当前来看,体育进高考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体育进高考也会是一把双刃剑,各方应厘清利弊得失,两害相权取其轻,需要进行周密慎重的设计和论证,方才能够做出最终的结论。


将体育纳入高考,只能是一时之计,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依靠一次考试是培养不出来的,反倒是在没有压力的过程中,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激发参与运动的热情,真正培养出青少年群体终身运动的习惯。


(三)让体育锻炼成为青少年的终身习惯 ——完善学校体育发展路径的建议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曾发表评论“考试不可能让孩子爱上体育锻炼”。青少年作为我国强国建设中最重要的未来保障,不仅要有健全的人格,更要拥有强健的体魄,从“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都证明了健康的身体是每一代青年人建设祖国的前提和保障,然而,要让体育锻炼成为青少年的终身习惯绝不是仅仅将体育作为一场考试就可以应对的。


对于青少年体质与学校体育的发展,应当更加全面着手,从增强青少年体质出发,以“让体育锻炼成为青少年终身习惯”为目的,有针对性地促进学校体育发展,避免学校体育流于形式,被“应试”掩盖本质。


一、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全社会破除唯分数论,坚持五育并举,引导青年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下手,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绝不流于形式,止于口头,营造出全社会重视体育素养的社会氛围,避免传播应试焦虑。


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培养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重视孩子全面发展,不盲目跟风,不被培训机构制造的焦虑情绪支配,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健康审美观,纠正“功利化补习”、体育教育应试化倾向。


三、加强社会对青少年体育的保障。提供健身场地与设施、丰富课外体育竞赛和活动、满足青少年欣赏和参与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需求、加强社会体育组织的政策引领,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育的氛围。


四、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抓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合理配置与完善校园体育设施与体育场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体育运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将体育素养教学融入体育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内心热爱与享受体育运动并将此作为终身的习惯。


五、改革体育考核体系,谨慎推进体育考试改革。积极探索适合体育学科的考核机制与考核方式,以加强体育锻炼为目的,合理考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对体育素质的评价,保证考察过程与考察标准的公平性。


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学校延伸至行政部门、社会组织甚至各个家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阔步走在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道上,应当大力推动学校体育发展,让青少年在运动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增强广大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增加他们体育运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亿万青少年的力量,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建成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


作者简介:

张海霞,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体育法学网立场。


审校:董赛

编辑:董一凡

本文为“2022体育法律事件评论征集”活动来稿,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返回列表